今年以来,银行体系存贷差增加较多。央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同期新增存款22.8万亿元,9月末存贷款余额的差值为44.2万亿元,较2021年末扩大4.7万亿元,引发市场关注。
存贷差指银行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额。随着银行增加债券、外汇、股权等资产,贷款占银行总资产比重趋于下降,我国银行体系的存贷差总体呈现扩大趋势。有观点将存贷差扩大与储蓄向投资转化问题联系起来,并认为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就可以缩小存贷差。对此,需要探其根本、正确看待。
从理论上讲,在银行信用货币制度下,作为银行负债的存款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贷款等资产扩张行为创造的。银行并不是“动用”居民储蓄存款去发放贷款,而是直接扩张资产就可以发放贷款,同时创造存款(负债)。假如银行资产端只有贷款业务,负债端只有存款业务,那么新增多少贷款就会新增多少存款,不产生存贷差。存贷差的产生是因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渠道很多,除贷款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债券投资、外汇占款、股权及其他投资等渠道扩张资产,在不增加贷款的情况下创造负债(存款)。也就是说,存贷差的扩大是货币创造渠道多元化、不仅仅限于贷款渠道的结果。从这一点看,存贷差问题与宏观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是两回事,通过促进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并不能缩小存贷差。
存贷差扩大实际是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体现。今年以来,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局部领域信贷需求放缓,而经济循环部分环节的预防性货币需求有所增加,托举经济需要相对更多的货币支持。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等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使得非贷款渠道创造的货币增多,存贷差因此扩大。一是财政发债力度加大。前三季度政府债券累计新增5.9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内增持政府债券约4.7万亿元,财政获得资金后通过支出形成企业和居民存款,扩大了存贷差。二是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前三季度人民银行累计向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经财政实施留抵退税后,增加了经济主体手中的存款,却没有发生贷款活动,使得存贷差扩大。三是金融工具统计因素。今年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设立了超过6000亿元的金融工具,用于补充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重点民生等重大项目的资本金。项目公司获得金融工具资金后形成银行存款,但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对金融工具的出资目前没有计入贷款,统计上也扩大了存贷差。
类似地,近年来国外主要经济体存贷差也呈现扩大趋势,主要与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特别是银行体系支持财政赤字支出等因素有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或银行通过购买国债支持财政扩张,再由财政支出转为实体经济存款,导致存贷差扩大。
因此,存贷差扩大本质上反映的是贷款以外渠道的货币创造增多,与储蓄向投资转化没有直接关系。9月末,住户部门各项存款余额增速为14.5%,较企业部门11.2%的增速高3.3个百分点;1至9月住户存款新增13.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58%,较去年同期高6.9个百分点。存款的部门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存款总量,更不会影响存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