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照,云兴霞蔚,远观,京杭大运河绵亘蜿蜒于华北平原的襟怀间;塞外,雄浑壮美的金山岭长城在山林间绵延,沐露沾霜,云雾飘渺;关山之下,静卧在崇山峻岭间的“雪如意”惊艳世界,勾勒出“冬奥小城”的华美蝶变……
旅游资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引领。发展全域旅游不仅可激发产业融合这个“新引擎”,更将优化空间布局这个“梁柱图”。如何才能让文旅产业成为新的战略增长极,河北正在解答建设旅游强省这道“必答题”。
生态游惠民:产业升级点“绿”成“金”
淀内鱼儿游弋,鸟类翩跹多姿,“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这里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如今,白洋淀野生鸟类已增加至242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36种。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业已在此安家。
生态环境的蜕变让在此间观测鸟类长达18年的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齐明感到欣喜。“野生鸟类被称为地方生态系统的‘晴雨表’‘环评师’。”齐明表示,白洋淀每一个新增鸟种的记录,都能反映出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好转。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鸟类落户白洋淀。
作为旅游大省,河北既有如白石山、坝上草原等先天形成的绝美胜景,也有如峰峰矿区、唐山南湖等沙地变绿洲、“疤痕”变“会客厅”的生态修复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游正成为河北文旅产业的发展注脚。
日间蓝天白云,黄昏彩霞旖旎,夜晚繁星满天……走进初冬的塞罕坝,山林中蕴含着无限希望。在塞罕坝辐射带动下,周边区域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每年有4千多名村民到林场务工,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绿水青山真正转化成了“金山银山”。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晋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35年,全省生态环境将实现根本好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燕赵大地展现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景象。
红色游富民:以文塑旅激活红色文脉
革命圣地西柏坡、狼牙山风景区、李大钊故里……河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当下这里正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范和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走进石家庄市塔元庄村,笔直马路、规整民居、整洁街道映入眼帘。近年来,这里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建起了村民文化广场、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和图书室。手握“红色密码”的塔元庄村人吃上了旅游饭。
“塔元庄的发展,背后离不开红色精神的指引。”塔元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尹计平表示,仅2021年塔元庄村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0多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200多万元。
持续激活红色文脉,只是河北红色旅游富民的一个缩影。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的《关于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河北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聚集地区强村富民效果更加突出,群众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乡村游乐民:田园风景变振兴“钱景”
走进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曾经满眼的土坯房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灰瓦泥墙的太行风情民居。此前的贫困山村,一跃成为游人如织的旅游村。
“以前一年能挣两三千就算多了。”骆驼湾村村民唐荣美说,几年前,她将老宅租给企业经营特色民宿,每年能获得可观的租金收入。自己打工每月还有工资拿。她笑言,老了还能赶上这样的好日子,很知足。
实践证明,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精准扶贫长期有效的方法。近年,河北全力培育新业态、开发新产品,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打造了恋乡・太行水镇、馆陶粮画小镇等一批旅游扶贫示范典型,形成“旅发大会+扶贫”“景区+扶贫”“非遗+扶贫”“特色小镇+扶贫”等扶贫新模式。
从沙软潮平的渤海之滨到郁郁葱葱的太行山麓,从一望无际的冀南平原到碧野千里的塞北坝上,从悠久灿烂的燕赵文化到独具魅力的民风民俗……打造多姿多彩、美丽怡人的旅游强省,正在奋斗中一步步化为现实。(郝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