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亚马逊布局的书 Kindle即将退出中国市场,它的衰落到底是为什么?
文/原业伟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本文约6000字,预计10分钟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昨天,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发布运营调整的重要通知,通知表明:亚马逊将于一年之后即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
一石激起千层浪,继纸质书业务退出中国之后,亚马逊的电子书业务也要跟我们告别了。回顾亚马逊电子书业务在国内的十年,它走过的路能给国内出版人哪些启示和思考呢?
2012年12月,亚马逊中国网站正式上线Kindle商店,2013年6月,Kindle正式入华。2022年6月,亚马逊中国宣布,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
屈指算来,Kindle在中国经历了10年的历程。亚马逊Kindle用了一年的时间入华,又给自己留了一年的时间离开。如今,到了告别的时刻。这十年来,Kindle为中国的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带来了什么?
2004年:序幕
2004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网,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电商格局是当当网与卓越网并立,淘宝和京东尚未涉足图书出版市场。进入中国市场的亚马逊,给国内电商市场带来了很多新的面貌。
以图书销售来说,选品高端,质量优异,赢得了读者的信赖;算法科学严谨,较少参与国内电商以低价竞争为主的价格战,赢得了出版机构的尊重;这些都为亚马逊中国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但是,由于国内本土电商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亚马逊的中国运营中心相继关闭,从开始的13家下降到2018年的2家;亚马逊中国在电商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8.4%下降到2018年1.1%(据界面新闻数据)。运营中心减少,送货速度也就受到影响,进而购物体验也随之下降。亚马逊在中国的发展陷入了低谷。
在这一背景下,Kindle中国成为亚马逊中国业务发展的一大亮点。
2013年:Kindle进入中国
Kindle进入中国的过程,可以算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从中国的数字出版大背景来说,2012年之前的中国,市面上已经有多款阅读器,无序竞争。出版机构和作者,一直在和阅读器的厂商、电子书平台打官司。部分读者已经习惯了阅读电子书,但他们的电子书几乎都是从网上下载的盗版电子书,读者并未养成付费阅读的习惯。虽然很多人宣传数字阅读是出版的未来,但盗版让出版机构无利可图,电子书厂商自己也名不正言不顺。
在Kindle入华之前,中国的出版机构难以找到数字阅读的盈利模式,也很难说服国内外的作家接受电子书的授权。Kindle坚持正版的原则,让国内电子书市场焕然一新,盗版电子书逐渐消退。出版机构对电子书的认知不再等同于盗版。
2012年12月,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线了Kindle商店,Kindle用户可以直接购买中文版Kindle书籍。2013年6月,Kindle正式入华。在Kindle中国业务部门成立之初,Kindle设备部门只有6个人。但这一部门发展很快,超过亚马逊中国的其他部门。
2016年,中国成为除美国外Kindle全球最大市场,超过英国;甚至中国后来超过美国,成为Kindle全球设备销量最大的市场。随后,Kindle中国总经理张文翊晋升亚马逊中国总裁,这也影响了一系列亚马逊中国的措施,向Kindle倾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措施。
第一,在推动数字出版转型方面。Kindle进入中国后,以诚信、质量和技术优势,让出版人接受了电子书授权,还采取各种方式帮助出版机构实行数字出版转型,很多出版机构的数字阅读收入有了较大规模增长,
Kindle让很多中国的出版人认可了“纸电同步”发行的概念,为中国电子书正版收费模式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Kindle合作对接的过程中,很多出版机构成立了数字出版中心;有的出版机构与Kindle合作后,在电子书方面取得了每年数千万元的收入。
亚马逊每年都召开数字内容峰会,还曾经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合作,对各出版机构的数字出版主任开展培训。开始合作的时候,亚马逊帮助出版社为图书转码;发展到后来,出版机构要求排版公司出片时直接有电子版。有的出版社请亚马逊的员工指导排版公司,改变了排版流程,为纸电同步节约了时间。这就引导出版机构制作电子书的流程逐步规范。
亚马逊还推动了国际版权方对中国电子书市场的确认。亚马逊协助各出版机构联系国外作家当当网亚马逊布局的书,增强这些作家授权电子书的信心,这也推动了中国电子书市场的国际化。
第二,在硬件方面。2016年,亚马逊推出了专为中国女性打造的白色阅读器。2017年,亚马逊联合咪咕,推出Kindle X 咪咕电子书阅读器,除了Kindle电子书之外,还包括咪咕阅读的40余万本网络文学作品。2018年还推出了咪咕-Kindle党员版设备。
这说明,亚马逊的中国化,包括接受网络文学和党建的各种内容,让Kindle成为适应国人需求的产品。在这一阶段,国内电子阅读器生产形成了又一波高潮,掌阅、京东、当当、读者等企业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在Kindle之前就占有一定市场的汉王也推出了新的产品。可以说,Kindle在硬件方面也为国内阅读器制作做出了样本。当然,后来这些阅读器产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例如在支付的方面,Kindle借鉴了国产阅读器更为便捷的支付方式。
第三,在内容打造方面。Kindle进入中国以后,联手中信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机构,出版了一批E-only纯电子书,并且在Kindle上首发。例如当当网亚马逊布局的书 Kindle即将退出中国市场,它的衰落到底是为什么?,中信出版社的“中国故事”系列,每本3万字左右,上线一天就冲到了付费榜前十。后来知乎、雪球等社区1688黄页,也总结社区的内容,通过纯电子书的方式,成系列推出出版物。
这种全程数字化、纯电子书的初步模式,剥离了纸书出版不可避免的高成本印刷与库存、漫长的铺货与回款流程,推动了国内出版机构电子书业务的发展。这些电子书,同时也在很多国内电子书平台、电子阅读器平台发布。尤其在2020年初期,由于纸质书出版受阻,大量防疫抗疫的纯电子书出版,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四,在对外推广方面。亚马逊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亚马逊中国与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暨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启动中国当代文学精品翻译合作项目。在美国翻译出版并发行了包括贾平凹、陈忠实、冯唐和韩寒等多位知名作家在内的图书,并且通过美国亚马逊上的中国书店为海外读者提供中文读物。
第五,在宣传方面。在亚马逊Kindle进入中国之前,我国的电商企业很少有国际化的宣传理念。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的国际大型企业,用专业的公关公司,精心准备的稿件、PPT、发布会,为出版领域带来了严谨而生动的宣传方式。这种宣传方式已经被很多出版企业和电商企业所效法。当然,很多企业不是主动效法,而是吃了亏之后才懂得效法。
此外,在电子书的普及推广方面,亚马逊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书路计划”,为110所乡村小学建设电子图书馆,数万名乡村学生从中获益。
Kindle的中国化尝试一直在进行,2020年的时候还推出《新冠肺病疫情防控期间Kindle电子书阅读的特征与趋势》,以电子书助力我国读者抗疫。
2019年:衰落,不是因为疫情
2019年,亚马逊宣布,主营业务电商退出中国市场,保留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Kindle和亚马逊云计算等业务。回过头来看这个时间点,说明将亚马逊Kindle退出中国归罪于疫情和国际局势是没有道理的,总体来说还是自身业务发展乏力造成的。
在此之前,2017年新华文轩旗下电商平台文轩网宣布,销售额首次超过亚马逊,成为国内第三大图书电商。这个标志性事件,说明亚马逊中国在纸书销售领域,已经退出第一梯队。在我国电商的竞争格局中,落后的电商再追赶,名列前茅的可能很小。但是好在这时候,电商细分市场已经形成,亚马逊中国选择保留自己的特色领域,以自己的优势在细分市场竞争,亚马逊选择的是海外购和Kindle。
根据亚马逊提供的数据,2016年12月,亚马逊海外购活跃用户数量是2014年海外购业务开展之初的23倍;2021年,中国亚马逊海外购销售额达2015年的9倍多。因此亚马逊中国选择保留海外购和Kindle这些盈利项目。
对于出版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是,从2019年7月1日起,以线上图书业务起家的亚马逊中国关闭自营纸质书售卖服务。因为出版机构和亚马逊的合作,往往是纸电同时签约。自此之后,Kindle只能销售电子书当当网亚马逊布局的书,出版机构与亚马逊合作的业务量大为缩减,亚马逊获得优质选品的难度增大。而且当时,我国已经出现了微信读书、掌阅等成熟的电子书平台,Kindle的优势在缩小。离开了纸书零售,Kindle电子书业务也很难独立存活。
这在我国也有案例借鉴。2014年,苏宁易购不再自主销售图书,但保留电子书业务。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电商平台销售纸书利润很低,甚至赔钱,只是作为导流的商品。保留电子书,让电子书作为导流商品,又摆脱了纸质书物流成本赔钱的问题。在此之后几年,苏宁易购还做过一些电子书大赛的活动,试图以低成本推动电子书销售,从而为其他商品引流。这种业务模式显然不能长久。目前,靠电子书引流的模式,在电商平台已经式微,电子书在引流的作用上远远比不上直播带货,甚至比不上有声书。那么Kindle中国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2022年:完美谢幕
2022年6月,亚马逊宣布一年后停止电子书店运营。
Kindle中国的谢幕是完美的。
Kindle可以卖惨。有的文化企业退出中国之后,不停卖惨、炒作,弄得一地鸡毛。Kindle没有。他们仍然继续在华业务,而且海外购近年来还有增长。海外购在文化差异方面遇到的困难比数字出版少得多。
在亚马逊Kindle服务号发布最新的一篇文章中,他们表示:“2022年全国两会强调了发展数字贸易的必要性,并指出跨境电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马逊在中国积极推动数字贸易发展,通过亚马逊全球开店赋能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你看,他们关注我国的两会和政策发展,看起来一心一意是要将数字贸易做下去。我们希望亚马逊仍然能够在这方面发力。
Kindle可以不告而别。就像某共享单车那样,让大家为退押金而焦虑。但亚马逊预留了一年的时间,让大家下载电子书,标注及笔记都可以保留在Kindle电子书中。这一年继续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提供客户服务和质保服务,还可以因为非质量问题退货已经购买的阅读器。显然,亚马逊仍然在乎中国消费者,仍然重视他们的国际信誉。
Kindle可以突然离去。就像当年苏宁易购一样。苏宁易购退出纸质书电商业务之后,因为平台退货问题和出版机构有很多争执。但是Kindle提前了1年的时间宣布,给出版社和读者都留下了充分的时间。当年Kindle进入中国也用了1年的时间准备。善始善终,是体面的告别。
遗憾和复盘
Kindle中国有没有可能不走?Kindle离开中国之后,亚马逊还会开展哪些业务?我们复盘一下,分析一下亚马逊的未来。
第一,亚马逊可以发展有声业务。2020-2021年,有声业务在我国呈爆发趋势,涌现了一批有声企业,由于疫情大众居家办公,有声内容产业迎来了一大风口。亚马逊在有声业务这块布局非常早。2008年1月31日,亚马逊以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udible,从此Audible成了亚马逊的子公司。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2012年Audible录制了约一万本有声书,在CD没落的时代迅速占领了市场空白。亚马逊还发起免费培训活动:有声书创作交易平台大学(ACX ),讲解播音技巧。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在中国布局有声书的意愿,也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即使在美国也是用低价和免费为招牌吸引读者转化为听众,于是让喜马拉雅等有声企业后来居上。
第二,亚马逊可以发展直播业务。直播是电商企业目前最火热的销售方法。尤其是疫情期间,2020年4月23日期间,京东、当当等平台一天直播上千场。亚马逊在直播方面又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2006年,亚马逊打造自己的视频流媒体Amazon Prime Video;2019 年2月,亚马逊推出直播服务 Amazon Live。到2022年1月,Amazon Live目前每天的日活人数不超过1000(根据《电商报》数据)。有评论认为,亚马逊不太适应社交模式的直播,还停留在产品测评的模式中。而且直播带货在美国至今还没有火起来,亚马逊中国就很难独立发展出直播的模式。
直播带货电子书,在我国也有成功的先例,掌阅打造的“都靓团队”,在纸电同步直播这方面,做成了爆款。但是,都靓团队目前已经独立创业,并不纳入掌阅整体的框架内。亚马逊强调的是整体生态,这个案例也无法参考。
第三,亚马逊中国还在开展海外购业务。亚马逊透露,2021年,中国亚马逊海外购成为亚马逊全球海外购业务第一大站点,销售额达2015年的9倍多,创历史新高。亚马逊全球开店已在全国10个城市建立当地的团队,为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地的卖家提供本地化支持与服务,并在杭州、厦门、宁波打造了三个“亚马逊全球开店出口跨境电商园”。2021年,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首个卖家培训中心落户杭州。这个站点数量几乎追平了早期亚马逊的13家中国运营中心。但是,亚马逊中国在海外购的时间节点方面还坚持黑色星期五,几乎不参与国内的双十一、618等时间点活动。与其说是独特的营销策略,不如说是难以说服美国总部的无奈。在其他电商重点做城市下沉,二三线城市扩张的时候,亚马逊中国则强调“9成以上的亚马逊消费者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这就说明,亚马逊中国未来还会坚持高端路线,一路走下去,在细分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亚马逊Kindle让我国的出版人想起贝塔斯曼书友会。这一书友会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图书俱乐部,拥有150万名会员,2003年营收达到1.5亿元,2008年退出中国市场。当年贝塔斯曼的崛起,是因为抓住了学生用户的需求;衰落是因为当当网、卓越网的竞争,以及自身无法找到下沉用户、无法变化商业模式以适应新市场。Kindle中国的崛起,是适应了我国电子书崛起而市场不规范的趋势,填补了市场空白,净化了市场环境;衰落则是因为新的竞争对手采用了新的规则,自身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关于亚马逊和Kindle的衰落,我们可以找出还很多理由,例如:
在送货速度方面,有的读者反映,亚马逊的快递员是下午5点半下班,京东快递晚上9:40还在送货。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因为送货人少,读者就不选择亚马逊,快递点就会被取消,以后速度就会更为减缓。
在决策方面,亚马逊中国的各项事务都要向总部汇报,而且汇报的时候要翻译成英文,这在飞速发展的电商领域,很难跟上时代发展。
在文化方面,虽然努力做出本土化的尝试,但毕竟保持自己的高端化、国际化才是核心竞争优势,这样很难占据下沉市场。
总结亚马逊Kindle为中国出版业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亚马逊Kindle为数字出版带来的规范、数字阅读习惯、操作流程、管理模式等等,都依然留存在我国数字出版领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亚马逊Kindle留下的教训,提醒数字出版人,时时注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粽香端午,祝福安康。万事胜意,岁岁长安!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