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论述题.doc
1.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1)高等教育普及化。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初等教育的普及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中期实现的,中等教育的普及是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中后期完成的。从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20纪中期,少数发达国家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先后达到15%,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入20世纪后期,大众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少数发达国家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了50%,又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新经济即将到来的时期,各国都已将发展教育及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这不仅是因为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够提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迎接新经济到来的迫切要求,是发展新经济对知识的社会化和人力素质的要求所决定的。(2)高等教育多样化。a、高等院校的层次多样化。表现在学科及研究的数量,科研的质量,以及公立与私立上。b、高等院校的规模多样化。高等院校呈现出小型、中型和庞大三级规模,学校的规模与学生和职工的数量相一致。c、教学组织的多样化。一是继续促使现存的农、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专业化学科朝着更综合性的学科方向发展。二是学习层次的多元化。三是越来越多的教学活动在社会中进行。
d、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教育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私人资助和学费。e、学生成分的多元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可获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无学位的学生,以及半工半读、再培训和工作几年又返回校园寻求更高学位的学生混合成了今天的学生群体。(3)高等教育国际化。各国高等教育的合作和交流将日益广泛,频繁,国际性的或跨国建立的高等学校将成为普遍现象,各国相互承认学历,各国高等学校相互承认学分,一国学生可以自由的到他国或通过互联网学习他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将成为重要内容。(4)高等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5)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质量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有现实针对性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职业及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和远程、在职教育的出现,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也就具有多样化的特性,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学术理论型人才与职业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也都是不同的。2.试述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建构(1)学术自由理念。
学术自由理念是最古老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研究自由;二是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自由。西方世界,最早的学术自由理念源于苏格拉底,他明确提出:“学者必须有权利探索一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学术自由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学术自由的丧失就是大学精神的萎靡。要建构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应当使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形成保护学术自由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当使大学形成珍视学术自由、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风尚;应当使教师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人格。(2)大学自治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学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大学自治作为一种理念确立下来,始于1810年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对中国而言,依法自主办学是贯彻大学自治理念的主要途径。大学自治既是维护学术自由的手段,也是确保大学独立性的基本保障。大学自治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制定大学自身的组织条例和管理规定的权利、支配大学经费的权利、自主招生权利、自主聘任教师的权利、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权利等方面。要建构大学自治理念,应当强化自主办学理念,将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给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高校;应当正确处理大学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大学在增强自主办学的同时,要学会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应当切实增强高校自身自主办学的能力,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高校应当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
(3)教授治校理念。教授治校理念是大学自治理念的逻辑延伸。教授治校理念也是西方大学最经典的理念之一。教授治校理念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校长的任用、教师的聘任、人事的任免、学术的规划、课程的改革、学校的发展战略等。要建构并实施教授治校理念,应当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学的理念,为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活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应当改革目前学术权力削弱、行政权力增长的陈旧习俗,积极探索调动教授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机制;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名师,提高教授群体的学术素质和国际影响力。(4)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大学只能得以具体展现的基本途径,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增强,均有赖于大学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有机统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大学教师必须在科研活动中理解学科内容及其精髓,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二是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具有引导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功能。我国首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之现代大学理念的是蔡元培先生。构建并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理念,应当引导教师把科学研究有机地引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应当去除教学与研究相互割裂的习惯,将出人才和出成果视为大学的双重任务;应当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进行科研活动,以不断提高自身地学术水平;应当循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伦理规范与人性要求地教学与研究评价机制B2B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应当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论文,拓展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多元渠道;应当立足于教师现实的职业生活,构建外部激励与内源发展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应当坚持制度规范与自由发展的统一,创设外部约束与自我调整相结合的生活方式。
3.试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应然要求。(1)高等教育目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培养人视为高等教育活动的终极追求。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就应把学生看作是目的而非手段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论文,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视为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破除一切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和工具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就要把学生视为能动而非受动的人,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视为高等教育活动的核心任务,反对一切以宰制、管束为旨趣的外在的硬性干预;以人为本的高等教学目的,就要把学生视为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把激发学生具体而多样的发展要求与潜力视为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剔除一切规约化、模式化的取向。(2)高等教育必须反对单纯的知识教育,加强智能的教育。高等教育应成为一个智慧充盈的场所,成为一个塑造人的精神生活的领地,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富有吸引力的地方。理智的卓越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普遍追求。高等教育视造就完整的人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成长与整全素养的全面教育,断非片面的专业教育,亦非狭隘的职业教育。(3)高等教育必须反对单纯就业取向的目的观,树立全面发展的目的观。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过 度职业化倾向,会使高等教育丧失应有的人文精 神、超越精神,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潭,从而使高 等教育由以存在的价值和理想逐渐衰退。
高等教 育使给人以全面智慧援助与精神支柱的教育,而 非单纯的就业准备教育。总而言之,我国的高等 教育必须把培养人作为自身的最高目的,立足于 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引导受 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 德智体美多方面生动活泼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 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4.现代大学的职能有哪些?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首先, 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职能, 这一职能和高等学校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培养 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工作的 根本出发点和工作的中心。其次,高校培养专门 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 涵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 高校所培养的专门人才从目标、规格到内容、质 量都不尽相同。(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 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 动中。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培养科学人 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 要求。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内 容不断更新的主要来源。
其次,科学研究有助于 提高教师的水平。再次,科学研究有利于发展学 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首先,培 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 务,但高等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 的服务。其次,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 观需要。再次,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自 身发展的需要。总之,现代高校的培养人才、发 展科学、服务社会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 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 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无论是哪一种 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 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高校 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服务社会是 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延伸,否则高校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离社会实际。 5.论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基础和渠道 之所以能够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 因为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内在 的关联,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二者有 整合的基础。首先,科学蕴涵着人文精神与人文 教育价值。其次,人文以科学为基础,人文文化、 人文知识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人文提倡源于生 活,源于实践,尊重客观,这和科学的求真相一 致。
实现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其一,强化科学教育和人文 教育相整合的教育观念;其二,建立融科学教育 与人文教育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如:开设综合性 课程,跨学科课程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论述题.doc,元知识学习与研究课程,活 动课程,选修课程等。其三,教师是培养目标和 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 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 人文于科学精神。 6.论述: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措 (1)建立就业新机制,完善就业管理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 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转变高 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 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2)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实行学业和职业 资格证书制度。为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 实际要求,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地需要和 科技发展的趋势,加快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 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为适应就要需要, 要加强对高等专科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他 们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逐步在全社会实 行学业证书、职业证书并重的制度。
(3)拓宽到基层就业渠道,解决到非公有制企业 就业阻碍。 (4)取消不合理收费和限制,延长毕业生择业时 间。(5)规范就业市场秩序,高校在毕业生就业 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6)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 业心理准备。 7.论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高等教 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趋势是什么? (1)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 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 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高等 教育管理权利下放的关键就是首先要转变政府的 职能,实现中央政府由过去的统一集中管理,向 以规划、立法、财政资助、评估、监督和信息服 务等为手段的宏观调控过渡,中央政府除负责管 理少数代表国家水平的高校和极少数特殊行业高 校以外,其他具体方面如高校的招生计划、财政 拨款、地方高校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调整及专科 院校、民办高校的设置权应逐步下放,由地方负 责管理,从而形成一个两级管理、分级负责、以 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2)建立起一个社会广泛参与办学的管理运行机 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社会 的广泛参与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运 行机制的一个主要特征。社会参与不仅是高等教 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而且也是调动社 会力量办学,减轻政府财政困难,加快我国高等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