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访谈(公务员访谈心得)

   日期:2023-05-07     移动:http://mapp.b2b-1.com/news/309183.html

有一次,主持人董倩采访《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问道:“你把明史写成了喜剧,是不是太不尊重历史,太儿戏了呢?” 面对这个犀利的提问,当年明月十分淡定地说:“我自己承担了那些沉重感,我想让读者轻松阅读,更好地铭记那段历史。”

当年明月并非是历史专业,也并不是作家,而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扔在人堆里是那个最容易被忽视的人,而他唯一与别人不同的就是,对历朝历代的事如数家珍,能够脱口而出。

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别人都在玩泥巴,当年明月就像个“另类”,他如饥似渴地沉浸在《上下五千年》这本历史书中,有一次,他跟父亲逛书店,他看到这本书之后爱不拾手,回去的时候,带着渴求的目光望着父亲,那个时候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25元,见儿子这么喜欢,他一咬牙,拿出5.9元买下了这本书。

当年明月小学阶段,前后看了十几遍,仍然意犹未尽,到了初中,高中,大学,他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就是喜欢独自坐在角落里看历史书。

在别人看来,他已经完全是处于“痴迷”的状态,但是当年明月却是乐在其中,沉浸在历史海洋中的他,即便是身边没有什么朋友,也从不觉得孤单。

2000年,他大学毕业如父亲所期盼的那样,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广东顺德的一名公务员,在同事和领导眼中,他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人,他不爱应酬,话不多,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直到2009年,这天中午大家在食堂吃饭,电视上放着《央视面对面》采访网络作家“当年明月”的节目,众人都面面相觑,这电视上的人怎么跟同事“ 石 悦”长得一模一样,有位领导一脸疑惑地问:“电视上的人是你吗?”

当年明月害羞地点了点头:是的。

所有人惊讶得下巴都快要掉了,大家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没啥大能耐的人,居然这 么有学问,而且是一鸣惊人。

其实当年明月连自己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能一举成名。

2006年,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很多人地网上发帖,当年明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版块,连载《明朝那些事儿》,那个时候更新文章是没有什么收益,纯粹就是为了兴趣和爱好。

当年明月觉得自己看了这么多年的历史书,也该做点什么才对,思来想去他准备重写“明史”,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书,要么一板一眼,要么是故作高深,让原本喜欢历史的人看得昏昏欲睡,根本静不下心来。

当年明月开篇写的就是乞丐皇帝朱元璋,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朱元璋,他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年少时的那种无助,成功之后的那种喜悦,他的心路历程采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瞬间拉近了我们与古人的距离,甚至会忍不住跟他们同悲同喜。

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当年明月采用了推理,悬疑的写法,写得引人入胜,环环相扣,他的文字风趣幽默,俏皮又接地气,让人读起来如沫春风。

那些交错复杂的历史事件,在他的手里,迅速变得井井有条、线条清晰,似乎他就生活在700多年前的明朝,以一双冷眼观察世事。

他的帖子在天涯短短几天时间,就被推荐到首页,点击率高达几百万,读者好评如潮,私下转发推荐给亲朋好友,人气越来越旺。

后来,有出版社的人主动联系当年明月,愿意给他出版纸质书籍。

2009年《明朝那些事儿》第一版横空面世,全套书共计961285个字,很快就会抢购一空,一年加印了十几次,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粉丝朋友要么买来留给孩子看,要么就是送亲朋好友。

有些所谓的“专家”,见《明朝那些事儿》那么受欢迎,提出了质疑,历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怎么能写得这么吊儿郎当,看起来一点也不正经?

这天,主持人董倩毫不客气地问当年明月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写:“你把历史写成了喜剧,是不是太 不尊重历史?” 当年明月笑着回:“我自己承担了这些沉重感,但是我又希望大家明白,想让大家理解,所以我用了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讲述,我想说,写的幽默的不是历史,我要告诉你们,幽默的只是我。”

在他看来,历史书的真实性一定要尊重历史,不能做误人子弟的事,但是表达风格就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记住一个核心点,让大家能够轻松阅读,在笑声中思考问题,不必要弄得那么沉重,那会让人很压抑。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经典之作,他将豁达通透的人生智慧,贯穿书中,讲的是故事,品的却是人生。

著名的史学家毛佩琦,阎崇年也连连称赞:《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读物,多一字狗尾续貂,少一字言犹未尽。浑然天成的表达,让人欲罢不能。

当年在天涯追完后,也果断买了一套给我上3年级的儿子看,让我没想到的是,看完后儿子的语文成绩也提高了很多,真是一举两得,儿子也因为这套书,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和同学聊天也特别有成就感。

如果你想让小孩子摆脱电子产品,拥有独立思考和明辩是非的能力,请送给他(她)一套《明朝这些事儿》,一顿洋快餐的钱,可以换得修心明性。

2009年,一次采访中,东方卫视主持人问当年明月:“你拿了4100万版税,想过怎么花4100万这笔巨款吗?”他回答道:“其实我没想太多,不如买两个馒头,一个蘸白糖一个蘸红糖”,看着主持人惊讶的表情他接着说:“我根本不追求吃穿,你看我这身衣服,还是专门为了上你们节目买的,花了260块钱呢!”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笔名取自晏几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979年出生的石悦,参加工作很早,在21岁那年,也就是在2000年就考上了全国只招5人的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的职位,工作体面、稳定,他和家人都很满意,工资也不错,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也不爱和人打交道,最喜欢的事就是埋在书堆里看书写作,这让同事们对他十分不看好,认为石悦是一个只爱看书的另类,甚至是一个孤僻的人,曾被领导认为“不堪大用”。

他把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分得很清,他认为工作是工作,写作是爱好,二者不能混为一谈。面对生活你会感觉到他是一个很务实、很踏实的人,但他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精神世界中在意的东西,这份通透和智慧让人不得不佩服。

当年明月成名之后,受名声所累,谢绝了一切采访和签售活动,回归职场专心工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最近上海发布了市级机关干部任职拟定名单,众人才发现上面有石悦的名字,原来当年那个小小的地方科员,如今已爬到了副局级干部的位置,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

2006年,石悦正在看一本《明史录》,看着看着,他突然烦躁了起来。他感觉自己看过的历史书都太过枯燥乏味。反观自己过去27年的人生,石悦觉得自己的生活也像手中的书那样枯燥,于是他准备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就是“重写明史”。

石悦觉得历史本身是很有意思的,史书却晦涩难懂学究气重,把大部分人挡在了外面,历史应该可以更好看。既然无人做这件事,那就由自己来做,写一部好看的明史,也算是这么多年读历史的一个成果。

回家后他立刻打开了电脑,当天晚上他在天涯论坛上注册了网名——当年明月,在自己经常逛的“煮酒论史”板块开始了写下了故事的开头“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随后创下近2000万的点击量。

得到网友肯定共鸣的石悦有了继续更新的动力,他接着发表了第二篇、第三篇······每晚2000字准时更新,更多的网友参与进来,点击浏览、留言讨论、鼓励,这个帖子在第一个月就成为了天涯最热的帖子,每天成千上万的网友掐着点等待他更新好一睹为快。

明代作为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不仅将封建专制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可以说,这个朝代是可能性最多,历史发展最为丰富的一个时代。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哲学和科技发展的最后一座高峰。

罗贯中、董其昌、徐霞客、王守仁……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这是这个时代造就的人类辉煌。长期以来,明代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不如汉唐那样灿烂,也不如清代那样为人津津乐道,在石悦笔下他让明朝显示完全不同的风格气质。

对于人物刻画更是入木三分,过目不忘发人深省。比如,关于拍马屁,顾秉谦是个官迷,七十岁了还想升官,想抱大腿。有一天,他带着儿子去拜访宦官魏忠贤,说:“我希望认您做父亲,但又怕您觉得我年纪大,不愿意。索性就让我儿子做您的孙子吧!”一副厚颜无耻的嘴脸跃然纸上。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也是当年明月的粉丝:“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很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在的语言来说,他有他的角度。”

历史是是现代每一个孩子高考必修科目,现实中很多孩子认为历史是枯燥无味,难以记忆的,所以很多孩子为此很苦恼!其实历史是非常有趣的,历史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精神,读史书也可以从中体会人生哲学。

《明朝那些事儿》让你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领略古人的智慧,学习他们的明智,在光怪陆离、诡谲多变的人情世故中,参透人性,让你更好为人处事,让自己更能看透事、看透人心,更好生活、工作、成事。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很纯粹,历史专业性过关,姿态也很低,让所有人都能看懂、有趣,将他对于历史的理解,深入浅出地写出来。很多人读了这部作品,就爱上了历史,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入手。

免责声明:公务员访谈(公务员访谈心得)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留言)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图文信息
最新发布
行业资讯
最受欢迎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B2B-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