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起码稳定,找个对象成家,过一辈子不好吗?
企业很不稳定!你说的片面了
这几天问了几个年轻公务员,出乎意料,大家都说不喜欢看《县委大院》。我问为何,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在单位被领导管理了一天,回家再看那些画面,受不了。我对他们说,那是你们没有承受过领导压力,尝受过权力的滋味。
#2022生机大会#
考上公务员几年了,我的感受是?
虽然本科也是985,但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需要安全感”的人。
所以,虽然我当时有很多职业方向的选择,也能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最后,还是放弃了其他选项,选择进体制,并且一待就是好几年,在这其中,还再次参加过遴选。
进体制好几年,我想,我能更客观的来评价我考上公务员后的生活。
1、不担心失业
我上岸是几年前的事,说实话,那时候公考还没有这么热,那几年,大学毕业生们,还是优先进外企,进大民企,我是学财务的,那时候我同专业的同学们,以能拿到欧莱雅,恒大,华为这种大公司的offer为荣。
而考公务员这种事,听起来一点都不酷。
但我实在是个很恋家的人,一个人异乡打拼,住出租屋,吃外卖的生活,我是真不太喜欢。。。
所以,毕业后没多久,经受了社会的“毒打”之后,我就调整了自己的目标:要考公,要上岸,还要离家近!
这几年,虽然我也有同学在大厂升职加薪,但我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华为的35岁危机人尽皆知,地产,互联网这高光些行业,正面临着行业阵痛,凡是在公司上班的人,必须直面这种竞争。
当然,有人会说,竞争是好事。
但我不是一个喜欢争的人,哪怕在单位评奖评优,我都不喜欢争风头。
企业里高压的竞争环境,以及各种末尾淘汰,优化制度,真的不适合我的性格,那会让我非常焦虑。
而在体制内,我只要把自己分内工作做好既可,如果我不想往上爬,没人会逼我,当然,也没人会优化我,这种感觉,让我安心。
2、单位的人情味
在体制内的人,大概率会是一个长期的同事关系,所以,除了极少数极少数异类,大部分人都很友好。
还记得第一天报道时,办公室主任领着我去见一把手,第一句话就是:“某局,这是我们家今年新考进来的小姑娘。”
我们家?
家?
刚听到这个词的我,有些愕然,又有种温暖感。
后面,在单位待久了,真的有了家的感觉。
我工作时有不懂的,前辈会非常耐心的指导我,一字一句跟我讲,没有任何不耐烦。
我生病住院,领导和同事们去医院看我,宽慰我不必急着上班,养好身体最重要。
哪怕我后面调离了原单位,我之前的同事们,还会个隔三差五联系我,喊我回原单位串门。
这些细节,一条条说出来,其实也不特殊,但是在公司,就很难有这种氛围。
可能,公司的人员流动率太高,而且彼此之间有竞争关系吧。
不仅如此,相比于私企,体制内对女性员工,不会有婚育上的歧视,我的女同事们,如果在怀孕期间身体不适,需要频繁就医,单位并不会设卡,而且生育后的产假、哺乳假也能休足。
3、长期主义的价值观
体制内的工作是长期的,重复的,以稳定为主的,
所以,在这里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比如,写材料时的对文字的把控力,上传下达时的字句斟酌,稳定的心态,等等。
上班后,我就很清楚,我要工作到60岁才退休,所以,在工作技能点的培养上,会更有耐心,也没那么急于求成。
但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里,这很难,比如早期做自媒体,重点在于写文章的能力,但是现在,则变成了拍视频的能力,还有带货的能力,很多自媒体人,也要跟着转型,从零开始学新的技能。
对于一个性格求稳的人来说,在剧烈变动的职场中,会觉得不适,但在体制内则不会。
上面说了公务员工作的特点,但不管考公热有多火爆,我都得说实话:这份工作不是十全十美,有些人注定不适合体制内。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句话,也不适合所有人,那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考公呢?
1、事业心强的人。
仕途这条路,有很多玄学因素,但大部分体制内的人,都是普通人,只是从事着一份稳定、但有上限的工作而已。
除非你背景过硬,而且运气好,否则在体制内,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就升个1-2级而已,在乡镇县区,正科级干部就很难了,在省市级,到正处也不容易。
2、物欲强的人。
体制内的工资,不论在那个地方都不会很高,往往就是比当地平均工资,略高一点的水平。
对于那些物欲强的人,想赚钱的人,体制内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个人想要赚更多钱,想要过更好的生活,这本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但有这种价值观的人,更适合参与商业社会的竞争,去获得相应报酬,而非进体制内领“固定工资”。
3、爱冒险,爱自由的人。
在体制内,规章制度和流程化的管理,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适应这种氛围。
不能适应的人,进了体制,也注定会痛苦,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其他职业。
自从我上岸以来,不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人咨询,在我看来:公务员是一份适合我的职业,不见得适合所有人,好的地方,也有弊端。
如果你决定要考公,先想想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是否真的适合这份职业?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安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