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好手艺69】古法斫琴
古法斫琴,是对古琴精工细作的一门“时间”手艺。
一张琴的寿命要比主人更长,这是我们老辈手艺人斫琴的标准。木料,选自50年以上老房子的房梁,最好是杉木和梓木,不能有开裂,更不能有虫蛀。每一块木料,都有与众不同的质感,经过与斫琴师的磨合,又赋予其别样的生命气息。
选准料后,需经过10年以上的自然风干,再开始制作。开型、挖槽腹、合琴、上漆、加配件、批灰、校音、上推光漆、拴弦……百余道工序,全凭手工一点点打磨,用时得一年以上。
要音色调到最好,上漆批灰工序至关重要。将鹿角霜、云母、14K金粉、玉石粉等,与大漆调在一起,细细地涂抹其上。一张古法手工打造的古琴,要上7层漆。我自己使用的蕉叶琴上了12层漆呢。一般认为,上漆批灰是为了琴的美观,殊不知,漆面还有抑制琴弦震动的作用,上漆的层数影响着琴的音质。
家族制琴180余年,有传承也有创新。我和父亲制琴的手法差别就比较大,比如,父亲习惯使用传统刀具,我更喜欢用传承刀具。一次偶然机会,我在网上看到外国匠人使用“枪刨”,很像东晋时期《斫琴图》中绘制的工具――�,几经周折找到后,我即应用到古琴制作之中。持�而立,木屑纷飞,我仿佛时空穿越,成了《斫琴图》中的斫琴人。我还引入西洋乐器的架梁工艺,让古琴声音更有层次感。(记者刘茜、陈建强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