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编程Lego,孩子玩得专注,我却看到了自己曾经在育儿上的错误
Nat宝贝在香港一套编程Lego,孩子玩得专注,我却看到了自己曾经在育儿上的错误
00:23社区有活动,这几周都有,给小朋友教乐高编程。社区可以算政绩,拍照片。儿子也能试试课,妹妹每天还有学前班,没法参加~
除了有点远,电动车20分钟,别的都不错
值得反思
余人自余又是一个失去梦想的小朋友 如果真的是被扔掉的梦想,那太可惜了,我培养还不及,任何老师都不敌兴趣,我们学乐高很多年,现在可以编程写程序都是当初幼儿园的时候对搭建的热爱,慢慢演变成为现在的爱好,不用督促自己热衷,我都觉得好玩的
别再说乐高课只是玩玩了!乐高课上的杠杆、滑轮、齿轮等结构知识,孩子们都掌握了吗?由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会组委会、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主办的“幼儿科普机器人系列展示活动”高幼组(对应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5-7周岁)考察的就是这些结构内容:
高幼组(对应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5-7周岁)
1.掌握三件简单机械结构(杠杆、滑轮、齿轮);
2.了解杠杆的组成及特点;
3.了解带传动的组成及特点;
4.了解齿轮传动的组成及特点;
5.能够清晰表述作品所涵盖的机械结构特点。
考察内容全面衔接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标准(一级)的结构部分内容。通过幼儿科普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的高幼组(对应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5-7周岁)选手,可以实现免实操报考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一级。
幼儿科普机器人评测展示活动——自2019年开始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和上海青艺童创青少年发展中心联合开展的幼儿系列科普创新活动之一。活动主要以幼儿机器人积木搭建为内容,以培养幼儿手脑协调能力、空间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新力为目标,是中国电子学会科普体系的延展和创新。
孩子的逆商越来越重要了!
今天和同事聊天,她的儿子今年上三年级了,报了很多兴趣班,但是最让她头疼的是孩子的乐高机器人编程班,并不是孩子不喜欢乐高编程,孩子特别喜欢,那为什么会让她头疼呢?
原来,机器人课和别的课程不一样,每节课都会搭建一个编程机器人,但是每当快下课的时候,老师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比赛,比谁跑的快比谁先完成任务等等,按说是非常有趣的,但是她儿子这个环节真是太伤脑筋了。
她儿子无法接受失败!按理说谁输谁赢都无所谓,玩的就是开心嘛,这节课你赢了,下节课我赢了,大家开开心心的,但是他儿子真的无法接受失败!一旦她儿子小比赛失败了,一定会抱着老师的腿央求着再赛一次,这次比赛结果不算,有时候老师会照顾他,重赛一次,但是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一定赢,如果重赛了两三次,他还不能得一次第一,他就会大哭大闹,让老师继续重赛,老师也不能只听他的啊,毕竟还有好几个小朋友,再说已经下课了,都拖了十几二十分钟了,但他会依然不依不饶,老师跟他讲道理,他急了还会踢老师,在地上打滚,同事都快疯了。
其实,依我看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同事有件事在孩子小时候没有教给孩子,这就是“逆商”,所谓逆商是“面对挫折的能力”,即使孩子失败了,要让孩子知道没关系,下次吸取教训努力避免就行了,所以同事对孩子的逆商教育太缺乏了。
《儿童逆商培养绘本》就是很好的提高孩子“逆商”的绘本书籍,孩子睡前给孩子讲讲很有必要,它能让你的孩子从容面对失败,更有韧劲!需要的家长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下单。逆商教育,越早越好哦!#童书上头条#
儿子因为疫情在家上课,想跟他一起做点好玩的东西,想到编程,查了查。发现有个叫树莓派的开发板,涨价了,又难搞。
继续查,发现了microbit,研究了下觉得比较适合小孩玩,而且还能兼容乐高,果断下单,美滋滋等快递了
送俩娃去上培训班。学冰球,游泳,吉他,乐高编程,国际象棋... 孩子学的稀里糊涂。我老婆基本都学出来了,今天开始学国际象棋,琴棋书画 #美国生活# #海外生活# #美国小学生#
孩子内卷,到底是源于现实的压力还是来自家长自己内心的焦虑?
大宝马上要上小学了,这一阵子我我们一股脑给她报了好几个幼小衔接的班,学拼音、学英语、学写字、学数学……一到周末,跟打仗一样,送完这个班,接着送下一个班,日子过得比上班都累,就怕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节奏,到了小学落到后面就惨了。还有素质教育不能落下,琴棋书画舞总得来一样。
这段时间报的班加起来,总花费够我几年的零花钱了(吐槽一下,老婆报班的痛快和给我钱零花的不痛快,对比鲜明。)
这不,老婆又听说乐高编程有利于孩子的罗辑思维,对以后的数理化学习有帮助,正在考察周边的培训机构,准备报一个乐高班。学费均价一节100左右,如果报两年80节课,可以再赠送8节课,平均课时费就降到90多,但是学费不打折…这比我当年大学学费贵多了,不想报吧,老婆又听说大宝的好几个同学早就在学了,已经在玩小颗粒,吧啦吧啦…得!又陷入焦虑中…我不让学,可是别的同学在学,怎么办?
临了,问了问大宝的意见,明确表示:“不想学!”
有时候反思一下,内心困惑、钱包羞涩、孩子不快乐,到底有没有必要,在双减政策出台的当下,我们家长还这么孜孜以求的推波助澜,到底是对还是错?